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河道文苑

奋斗所到处 青春恰自来

来源: 通信总站发布时间: 2023-10-16责任编辑:李昕橦


(杨燕)清朝诗人袁枚诗云: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米花虽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每每读到这首诗,我总能受到鼓舞。生于群山深林之中,长于穷疆僻壤之地,白日不到之处,扎根脚下,艰难生长,在贫瘠的土地里开出微小的花,哪怕微如苔米,却绽放了一身芳华。一株草木尚且能奋发向上,挣扎出一方天地,何况人呢?

回首半生,辗转多歧路,浮沉一梦间。为了挣脱命运的樊笼,我勤学苦读十余年,汲汲营生十余年,乃至年过而立、子女绕膝之际,仍在与年轻人同道竞考,其间艰辛只有自己知道。但是我庆幸,终究没有在一次次的磋磨中放弃努力,才让生命重新焕发绿意。往后余生,我愿做一朵微小的苔花,在通信总站这方天地扎根成长,为通信事业的发展增添一丝光彩、奉上一缕芬芳,就像我身边这群可钦可敬的人一样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、奋发向上、熠熠生辉。

犹记得,为了“学习二十大”在线答题平台如期上线,黄申奥、王涛等技术人员在结束一周的学习交流后,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平台研发中,白加黑,五加二,不辞辛劳地搭建框架、优化界面、完善功能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,最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,平台上线后,全系统掀起了学习二十大的热潮。在防汛演练撞上创文迎检的当口,我也见证并亲历了大家是如何齐心协力、克难攻坚。2023年长江及荆南四河防汛救灾演练,通信总站全员皆兵,从直播平台的研发、前期策划、地点勘测、脚本设计、视频拍摄、设备调试,到各方面的协调、各环节的衔接、各阶段的预演,面对战线长、时间紧、任务重等难题,大家都咬牙一一坚持下来了。在做好防汛演练和本职工作之余,每个人都在加班加点地配合做好创文资料的整理和迎检工作,虽身心俱疲,仍当仁不让,最终成功创建“市级文明单位”。

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。也许在别人眼里,他们只是尽好一颗螺丝钉应尽的职责和义务,但是因为认真、努力、奋发、自强,我又分明看到了他们身上闪烁着的耀眼的光芒。有时候,我会想,这种精神缘何而生,这种力量缘何而来?或许,这一切源自传承。

时间回溯到1951年,通信总站前身——荆州地区长江修防处电话队刚刚成立,正是百废待兴。作为荆州河道堤防首个专职通信设施管理部门,当时对外联络的通信工具仅有一部无线电台,遇到紧急情况或电台繁忙时,就只能靠一两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或者步行传递防汛信息。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老一辈通信人就是这样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用脚步一寸一寸丈量着长江堤防,为长江防汛奋斗了一生、奉献了一生。后来,荆江通信进入载波时代,为了确保通信线路畅通,工程技术人员常年累月奔波在长堤之上,无所谓阴晴雨雪,不惧怕风吹日晒,哪里出现通信故障,哪里就有通信人的身影。因为交通不便,外出作业不仅需要自己挑煤炉担子熔接线路,还要随身携带足够的干粮,饿了就啃冷了的干粮,渴了就喝田里的生水……

对于技术人员来说,条件艰苦都还不算什么,很多时候他们还有可能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。站里的省劳模刘公矿,曾经在攀爬处理电线杆瓷瓶故障时不慎摔下,落下了残疾;技术骨干高柯在抢修光缆的时候,多次与危险擦身而过,有一次就差点被不远处的雷电击中,还有一次因为连续过度劳累,病倒在岗位上。光缆抢修现场,各种难以预料的危险经常存在,酷暑严寒的考验也从不缺席,但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始终坚守岗位,奋战在捍卫荆江安澜的最前线。正是一代代通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接续奋斗,才守住了“通信”这条“生命线”,才守住了荆江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。

作为后来人,我们当赓续前人血脉,响应时代号召,将满腔热血洒在荆江两岸,用无悔青春守护江河安澜,用拼搏奋斗谱写通信事业新的篇章。

 



0.097332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