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河道文苑

参观韶山“毛泽东故居”有感

来源: 公安分局发布时间: 2018-07-07责任编辑:江雅琴


   今天,我终于走近了敬仰已久的韶山冲,走近了诞生一代世纪伟人的热土!
 
  初夏时节,韶山冲里茂林修竹,青翠欲滴,风景宜人。走进故居,重温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,品读沁人肺腑的热血传奇,唱诵慷慨激昂的壮丽诗篇,领悟战斗不息的革命精神,令人心潮澎湃,激动不已。
 
  1910年秋天,17岁的毛泽东怀着激动心情,离开了美丽的韶山,走向广阔的世界。40余年后,毛泽东再回韶山,下榻滴水洞,拜谒父母亲合葬墓,省视韶山冲故居,视察韶山学校、公社,畅游韶山水库,宴请故乡烈士家属、老地下党员、自卫队员及亲友,调查农民生产、生活情况,作诗《七律·到韶山》,高度赞扬故乡人民的革命精神。
 
  他参加北伐,昌兴农运,缔造人民军队,创建苏维埃政权……事实证明,新中国是无数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,它来之不易,应当倍加珍惜。他从小就抱有“埋骨不青山”的浪漫主义情怀,树立革命者的崇高理想,敢于献身,敢于斗争,战天斗地,改造山河。他满怀对世界的憧憬,血气方刚的踏上征程,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。经过40余年的磨砺和斗争,他重回韶山之时,已是党和国家的领袖,他的心里装着的不再是自己的人生,而是整个中国和世界的命运。
 
  厚重的泥土墙,仍然铭记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;青翠的韶山冲,依旧在讲述着他的传奇。几经周折,几经辗转,几经磨难,终是“牺牲多壮志”,“日月换新天”!一代伟人携起一头睡狮,直至在世界的东方唱出一曲“东方红,太阳升……”,真是“遍地英雄下夕烟”。
 
  参观结束,我久久伫立于大堂中央“温故知新”匾额前不愿离去。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……其实,何陋之有哉!